在全球产业链高度交织与国际贸易政策日益复杂的背景下,美国对进口商品原产地的判断标准成为中国外向型企业面临的重要合规问题。特别是在《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款等特殊关税措施实施后,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CBP)对商品是否属于“中国原产”的裁定,直接影响企业的税收成本、清关效率以及全球供应链布局。
CBP的原产地裁定(Origin Ruling)制度,属于美方海关执法体系下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或代理人可依据19 CFR §177提出裁定申请,CBP将结合产品材料来源、生产流程、核心功能判断等要素作出法律结论,明确商品原产地。虽然该类裁定仅对申请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在实务中广泛被企业、律师、政府机构用作合规参考,尤其在风险预警和税收筹划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为帮助中国企业系统理解并有效使用CBP原产地裁定制度,中国贸促会组织开展“美国原产地规则”专项研究工作。作为研究成果之一,本《使用指引》聚焦以下核心问题:
本指引适用于进出口企业合规负责人、法律顾问、行业协会以及政府外贸管理人员等,亦可作为境外布局规划、应对贸易摩擦和原产地合规培训的工具资料使用。
一、美国原产地裁定制度简介
(一)制度法律依据
CBP原产地裁定的基础法律包括(适用“原产地请求”及“原产地标记请求”):
CBP依据上述法律,在进出口环节判断商品的原产地,决定其是否属于某一国货物,以适用相应的普通关税、惩罚性关税或行政措施。
(二)原产地裁定的申请与效力
企业或其代理律师可依据19 CFR §177向CBP提出原产地裁定申请(Origin Ruling Request)。裁定由CBP下属《贸易与法规执行办公室》(Office of Trade, Regulations and Rulings)审理并书面出具。
裁定的特点如下:
(三)与其他裁定制度的关系
CBP除原产地裁定外,还设有如下裁定制度:
上述裁定制度可在同一申请中合并提出,但原产地裁定特别适用于判断可否适用如301条款等特殊税收政策。
(四)预裁定在贸易实务中的运用价值
在实务中,CBP原产地裁定具备以下典型用途:
二、原产地裁定的基本结构解析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出具的原产地裁定文件结构清晰,格式标准,适合企业、律师及管理部门快速理解和使用。一般而言,一份完整的裁定包括以下主要部分:
(一)裁定文件的基本组成
(二)关键信息识别技巧
在实际阅读中,以下位置通常包含关键判断信息:
(三)案例结构示例:
以2020年CBP对LG化学“电池支架系统”的裁定为例,其结构如下:
(来源:中国贸促会原产地资讯)